咨询电话: 0831-3622830

火灾智能报警系统研发

返回列表
来源:本站 时间:2024.11.11 阅读:

需求内容:

1.需求解决的技术问题

研发适用于小宾馆、小超市等“九小场所”和其他各种类型的分散居住场所的火灾智能报警系统。

2.技术需求提出背景及技术应用领域

近年来,我国城市化⽔平不断提⾼,但消防救援⼒量增加相对较少,⽬前,我国⼩宾馆⼩超市等“九⼩场所”和农村建筑的⽕灾⾃动防控仍处于“空⽩状态”,市场上没有真正合适的产品。

统计数据表明,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,我国火灾发生次数及其损失总体仍呈上升趋势(如图1),2022年我国共发生火灾82.5万起,造成2053人死亡、2122人受伤,直接财产损失达71.6亿元,火灾防控形势严峻。

国家标准对于商场、酒店、娱乐场所等大型重要聚集性场所的消防设施建设有严格要求,这类场所的火灾防控基础设施投入大、建设较完善,管理较严格。然而,对于其他各种类型的分散居住场所,国家标准没有明确提出火灾监控预报警设施的建设要求,导致防控难度较大,是我国火灾及其伤亡严重的主要原因,已成为和谐社会构建、民生保障以及消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,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。

图片1.png

图1 我国火灾情况统计数据(2000年~2022年)

居住场所类型多、差异明显,大部分未建设有火灾防控基础设施,即使部分建设有简单系统,但普遍存在工作模式单一、抗干扰能力差、误报率高、缺乏多级协同联动预报警能力等问题。

基于此,本课题提出开展基于物联网和AI的广域火灾自动报警技术研究与应用,研究低成本、高可靠性、全覆盖、多级协同的数字化智能化技术,并进行标准化推广示范。

3.技术难点

3.1 典型场所火灾演化及原因智能化辅助分析系统研究;

3.2 基于物联网和AI的广域火灾自动报警技术研究。

4.主要技术经济指标

4.1 打破消防与安防的矛盾,融合火灾报警技术与视频技术,研发新一代产品,建立市域级别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;

4.2 基于多应用场景,立足隐私保护需求,采用物联网和AI技术,研发新一代智能终端和火灾原因快速分析系统;

4.3 制定地方标准或团体标准,在宜宾范围内开展示范试点应用。

现有基础:

1.开展的工作

多年来,宜宾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火灾防控工作,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,我单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,积极参与公共防灾减灾,先后参与制定了《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场所  第3部分:模块化智能充电系统建设指南》等地方标注制定和长宁深林火灾扑救等工作。结合当前住宅小区、“九小场所”等容易发生“小火亡人”,我单位积极推动摄像头技术创新、电动自行车火灾防控业务和无人机相关业务,已经形成了部分成果和基础。

2.所处阶段

已完成所在地历年火灾数据的分析,火灾防控设施建设情况分析,对国内火灾现状及发展方向有较清晰的了解,对火灾发生机理及特征参数化的变化规律有基本认识,已开发出多款火灾监控系统。已完成基础理论研究和部分相关模块的研制。

3.投入资金和人力

多年来,宜宾市市委政府积极应对“小火亡人”,先后筹集数亿资金用于防灾减灾,投入5000余万元加强乡镇基层专职队建设,投入2000余万元开展智慧消防建设,并大力开展智慧应急基础建设。我公司也不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,积极吸纳毕业生就业,为项目开展提供了条件。

4.仪器设备

目前,通过人才引进或招商方式,宜宾市聚集了大量高校、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业,建立了大量的工程中心和试验创新平台,具备了良好的项目开发仪器设备基础。我公司也拥有较为完备的智能终端研发设备,为项目实施提供了保障。

5.生产条件

目前,宜宾市落地了大量的机器人制造、高精机床、软件研发、数字终端制造等高科技企业,宜宾市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大量的研发生产的优惠政策,并建立了标准化工厂车间,具备的较强的科研创新和生产基础。我公司也建立了完整了无人机培训基地,拥有完备的摄像头等智能终端的生产线,具备较好的生产条件。

产学研合作要求:

1.希望将具有研物联网、AI、摄像头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研发能力的企业、研究机构、大学或其他单位的力量组合起来,与企业、消防安全管理部门等分工协作,共同推出该问题的宜宾方案。

2.充分发挥科研院所现有试验、检测设备条件,共同打造宜宾的竞争实力及其特色。

3.聘请知名学者、院士或其领导的团队骨干成员,主持相关的研究、开发工作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
主办单位/内容保障单位: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川南分中心 联系电话: 0831-3622830 网站标识码:5115000060 川公网安备 51159902000102号 备案号:蜀ICP备13006780号

技术支持:安古信息